臉頰長痘痘怎麼辦?5大面向全面改善,打造穩定膚況的日常修護指南

目錄
一位女性用食指指著左臉頰長痘痘的地方

圖片來源:Freepik

臉頰長痘痘的根本原因有哪些?

臉頰長痘痘並非偶發,背後常與肌膚清潔、作息、飲食或環境因素有關。深入了解主因,才能做好日常防護與改善。

圖片來源:Freepik

皮脂分泌過多與毛孔阻塞

人體臉部皮脂腺分布密集,尤其在臉頰區,皮脂分泌較活躍。當皮脂分泌過多,與毛孔中的老廢角質結合,容易形成堵塞,進而導致毛孔內環境不佳,成為痘痘形成的溫床。《Heho健康》指出,這種阻塞若無法及時清理,可能引發細菌滋生,造成局部紅腫與發炎

  • 皮脂過多並非完全不好,但積累過久則會堵塞毛孔。
  • 適當去角質可協助預防阻塞,但過度去角質會破壞肌膚屏障。

生活作息不規律與壓力累積的影響

不規律的作息與壓力過大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的平衡,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。根據《Uniqman男性保養》分享,壓力激增時,體內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上升,可能促進油脂分泌,加劇臉頰部位痘痘的生成。

良好的作息習慣,如每天保持7-8小時充足睡眠,有助調節內分泌並修復肌膚屏障,降低痘痘發生率。此外,適度運動與放鬆技巧,也能減緩壓力帶來的肌膚負擔。

外在環境及肌膚接觸因素

臉頰部位常與口罩、手機、枕頭套接觸密切,這些接觸面若未保持清潔,會累積灰塵、油脂與細菌,進一步造成肌膚阻塞與發炎。特別在口罩長時間覆蓋下,悶熱潮濕環境容易使臉頰皮脂腺過度活躍,誘發痘痘形成。

臉頰長痘痘是哪種類型?從粉刺到囊腫教會你如何分辨

臉頰長痘痘並非單一原因導致,也不是所有痘痘都一樣。根據皮膚科與醫美診所說明,痘痘依照類型發生部位,可分為粉刺型、發炎型、囊腫型等不同分類。了解自己所屬的痘痘種類,才能採取更合適的保養方式,特別是臉頰長痘痘者,更需注意是否與其他部位或內在因素有關聯。粉刺型痘痘:白頭、黑頭是初期警訊

形成因素:
當毛孔被皮脂與角質阻塞,未感染發炎前,會形成白頭粉刺(閉鎖型)與黑頭粉刺(開放型)。這是最常見的臉頰痘痘初期型態,常見於青少年與油性膚質族群。

常見特徵:

  • 白頭粉刺:呈白點狀、小顆粒感,摸起來粗糙
  • 黑頭粉刺:表面有氧化黑點,可見於鼻翼、臉頰靠近鼻側

保養建議:

  • 使用含水楊酸或果酸產品幫助代謝角質
  • 定期溫和去角質,避免手擠壓導致感染

發炎型痘痘:紅腫、熱感應立即處理

形成因素:
根據《衛福部皮膚衛教》文章指出,當粉刺未即時清除,毛孔中堆積油脂被痤瘡桿菌分解後,會引發免疫反應,產生紅腫、發熱的「丘疹型痘痘」。這類痘痘若出現在臉頰區域,多與皮脂分泌失衡或日常衛生習慣(如手機、口罩摩擦)有關。

常見特徵:

  • 局部紅腫疼痛,易出現在臉頰與下巴
  • 易因擠壓造成色素沉澱與疤痕

保養建議:

  • 使用溫和舒緩型保養品(如積雪草萃取)
  • 口罩族可選透氣性佳的布材,減少悶熱摩擦
  • 若有化膿徵象,應尋求皮膚專科評估

囊腫型痘痘:深層痘痘需特別注意

形成因素:
iQueen美麗佳人》在相關研究中提到,囊腫型痘痘又稱「結節型痘痘」,常見於油脂分泌旺盛或內分泌不穩定者,痘痘深入真皮層,容易造成結節或硬塊,並殘留色素或凹疤。這種痘痘在臉頰部位特別常見,尤其女性在經期前後,受荷爾蒙波動影響。

常見特徵:

  • 痘痘位置深層、硬塊狀,按壓會痛
  • 經常反覆在同一部位發生
  • 留下痘疤與膚色不均的風險高

保養建議:

  • 避免自行擠壓或塗抹刺激性產品
  • 可諮詢皮膚專科醫師選用適合膚質的保養產品
  • 部分情況需配合門診治療,控制發炎反應

口罩痘與臉頰痘混發:口罩造成的問題

形成因素:
長時間佩戴口罩導致悶熱潮濕,會破壞臉部肌膚屏障,造成油脂與汗水堆積,引發痘痘。這類「口罩痘」多集中於臉頰下緣、下巴與鼻翼兩側,是近年常見的臉頰長痘痘新型態。

注意徵兆:

  • 痘痘集中於戴口罩覆蓋的部位
  • 伴隨搔癢、泛紅或乾燥脫屑

保養建議:

  • 優先選擇透氣、不易摩擦的醫療口罩材質
  • 避免濃妝與厚重保養品阻塞毛孔
  • 每日更換口罩,並用溫和洗面乳清潔

臉頰長痘痘與體質有關?

根據《翰醫堂中醫診所》一文中指出,中醫與現代皮膚學皆認為,痘痘部位有時可反映身體內部失衡。臉頰兩側的痘痘與肺部與消化系統、荷爾蒙變化、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關。

臉部區域可能反映身體狀況建議對應調整
臉頰兩側呼吸系統、腸道菌相補充益生菌、改善作息
鼻翼與T字部位油脂旺盛、壓力荷爾蒙波動控油保濕並減壓
下巴與嘴角內分泌變化(如月經前)維持荷爾蒙穩定,飲食清淡

臉頰長痘痘該如何正確清潔?這4件事不可忽略

清潔是預防與改善臉頰長痘痘的第一步,但許多人因為過度洗臉或使用不適合的產品,反而造成肌膚屏障受損。透過皮膚專科醫師與專業美容媒體的建議,建立正確清潔觀念,能更有效幫助臉頰肌膚回到穩定狀態。

過度清潔會造成油水失衡

根據《Hello 醫師》的皮膚健康專欄指出,一天洗臉過多次數、使用去油力過強的產品,反而會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,形成「越洗越油」的惡性循環。這對臉頰痘痘族群來說更是一大傷害。

皮膚科醫師建議:

  • 一天清潔2次為宜(早晚各一次)
  • 選擇溫和、pH值中性的潔顏產品
  • 肌膚偏油者可使用含有水楊酸、茶樹萃取的洗面乳,有助清潔毛孔堆積

正確的洗臉步驟與水溫

台灣高雄榮總皮膚科》提醒,正確洗臉技巧有助減少臉頰痘痘惡化機會。許多人使用過熱的水洗臉,會讓肌膚水分流失、皮脂膜受損,反而導致油水不平衡。

皮膚科建議洗臉步驟:

  1. 溫水潤濕臉部(建議30~35度C)
  2. 將洗面乳搓出泡沫再上臉(勿直接塗抹未起泡產品
  3. 用指腹輕輕打圈按摩15-20秒
  4. 沖水時間不超過30秒,以免殘留清潔劑
  5. 潔淨後以乾淨毛巾「輕壓」吸水,不摩擦臉部

挑選適合肌膚的潔淨成分,挑對配方更能穩定膚況

痘痘肌在清潔時需特別重視「成分選擇」與「溫和性」。選對潔顏產品,是改善臉頰長痘痘的重要一步。根據《Heho健康》及美國堪薩斯市皮膚科醫師布麗塔尼·奧利弗(Dr. Brittany Oliver)博士指出:「對於容易長痘痘的肌膚,清潔應該聚焦於溫和、無刺激且有助維持肌膚屏障功能的配方。」她也強調,避開過度去油或含有刺激性酒精的清潔產品,是穩定膚況的基礎。皮膚科醫的建議,可選用具有控油與調理角質功能的潔膚成分,以下幾種成分特別適合納入日常清潔考量:

  • 胺基酸型界面活性劑(Amino Acid Surfactants)
    來自天然來源的胺基酸清潔劑(如 sodium cocoyl glutamate),溫和親膚,可協助清除油脂與髒汙,同時維持肌膚水分,適合敏感型或偏乾痘肌使用。
  • 茶樹精油(Tea Tree Oil)
    具清新感與肌膚淨化功能,常見於油性肌潔顏品中,有助於清潔毛孔、帶走多餘皮脂。不過部分膚質對精油成分較敏感,建議先做局部測試。
  • 尿囊素(Allantoin)
    溫和保濕型成分,可協助舒緩洗後乾燥不適,讓潔膚步驟更友善肌膚屏障,尤其適合肌膚泛紅、出油又缺水的狀況。
  • 維生素B5(泛醇 / Panthenol)
    具親水性,常作為修護與保濕成分添加在潔顏產品中,能協助減少洗後緊繃感,並穩定膚況。
  • 綠茶萃取(Green Tea Extract)
    含有天然兒茶素,有助於調理膚質、維持肌膚清爽感,是許多控油型潔顏品中的常見成分。

⚠️ 成分避雷建議:對於痘痘肌或敏弱膚質而言,建議避開含下列成分的產品:

  • 高濃度皂鹼(Soap-based cleansers):清潔力強但易破壞肌膚屏障。
  • 酒精(Alcohol Denat.):可能導致乾燥與刺激,讓肌膚防禦力下降。
  • 人工香料或強烈精油:若有香味過重或不耐受精油者,建議選無香或低敏版本。

💡小提醒:潔顏產品雖為基礎保養品,但成分選對與否,直接影響肌膚穩定程度。特別是臉頰長痘痘者,應選擇標示「低刺激」、「不含皂鹼」、「不易堵塞毛孔(non-comedogenic)」等標註的產品。

定期清潔生活接觸物品,避免二次污染

除了臉部清潔,日常用品的衛生也與痘痘息息相關。枕頭套、毛巾、手機螢幕等長時間接觸臉頰的物品,容易沾染油脂與細菌,若未定期清潔,會導致肌膚長期處於「反覆污染」狀態,影響改善效果。

建議習慣:

  • 枕頭套每週更換至少1次
  • 手機螢幕每日以酒精棉片擦拭
  • 毛巾專人專用,避免與他人共用

這些日常小細節,雖然容易忽略,但對改善臉頰長痘痘影響極大,特別是痘痘總是反覆出現在同一側臉頰時,更要檢查生活衛生習慣。

臉頰長痘痘如何保養?選對產品+正確順序最重要

臉頰長痘痘除了清潔與飲食調整外,「正確的保養方式」也是穩定膚況的關鍵。根據皮膚科建議,痘痘肌適合「溫和不刺激、具穩定膚況作用」的保養品,並且要依膚況調整保養順序與產品使用頻率。本段將深入解析適合痘痘肌的保養關鍵,幫助你打造清爽穩定的臉頰肌膚。

臉頰長痘痘的保養原則:三不二要

三不原則:

  1. 不過度清潔(避免一天洗超過兩次)
  2. 不頻繁更換保養品(維持肌膚穩定)
  3. 不使用刺激性高成分(如高濃度酸類、酒精)

二要原則:

  1. 要補水:保濕有助穩定肌膚油水平衡
  2. 要舒緩:選擇具舒緩感的不致粉刺成分

💡小提醒:「保濕≠油膩」,痘痘肌反而更需要水分維持肌膚健康屏障,才能避免反覆長痘。

挑選保養品時,注意成分清單與標示

痘痘肌膚對成分的耐受性較低,因此選擇保養品時需特別留意是否含有「易致粉刺性」成分。依據皮膚科醫師建議,選擇「標示非致痘(Non-comedogenic)」與無香料、低敏成分產品,能降低肌膚負擔。

建議避開以下常見刺激性成分:

成分名稱可能引起反應
酒精類容易造成乾燥、緊繃感
人工香料、色素增加過敏與刺激風險
高濃度果酸或水楊酸對敏弱肌膚易產生刺激感

建議使用溫和型修護成分,如:

  • 積雪草萃取(舒緩)
  • 神經醯胺(修護屏障)
  • 維生素B3/B5(強化保濕調理)
  • 玻尿酸(補水)

延伸閱讀:積雪草是什麼?積雪草保養品怎麼挑?6大功效與適用膚質全攻略

臉頰長痘痘的日常保養順序建議

痘痘肌保養不需要太複雜,但順序正確、用量適中是關鍵。以下是推薦的日常保養步驟:

  1. 潔顏:選擇弱酸性、胺基酸系潔顏產品
  2. 化妝水:補水為主,可選擇含有舒緩成分
  3. 精華液:可針對肌膚問題加強調理,例如使用含維他命B3(菸鹼醯胺)成分
  4. 乳液或凝膠:鎖水、穩定膚況
  5. 防曬:選擇無油、清爽型防曬乳,避免紫外線刺激造成黑色素沉著

💡小提醒:若肌膚有紅腫或脫皮等狀況,應簡化保養流程,暫停使用活性較高產品。

保濕是臉頰長痘痘穩定的核心步驟

臉頰長痘痘常伴隨「油脂過多、水分不足」的問題,導致皮脂分泌更旺。許多人誤以為痘痘肌不需要保濕,事實上這是錯誤迷思!

皮膚科建議:

  • 保濕產品應選擇「清爽型質地」如凝膠、乳液,不建議使用厚重乳霜
  • 神經醯胺、玻尿酸是較溫和且保濕效果良好的成分
  • 保濕不代表油膩,應掌握「清爽又不緊繃」原則

⭐像是愛仕美 As Blanc 的愛仕美三合一玻尿酸安瓶,就是專為油痘肌打造的清爽型保濕產品,主打清爽保濕,無油無香精,適合痘肌使用,幫助提升肌膚水潤度與穩定性,提供水分補給又不造成毛孔堵塞。

定期評估膚況,避免盲目保養

痘痘肌膚的狀態會隨著壓力、季節、內分泌改變而波動,因此「保養策略也需彈性調整」。

建議每2~4週觀察以下指標:

  • 痘痘是否集中在特定區域?
  • 是否出現乾燥脫皮?
  • 精華或乳液是否吸收順暢?
  • 痘痘頻率是否有減少趨勢?

💡小提醒:若發現持續惡化或變嚴重,應盡早尋求皮膚科專業協助。

臉頰長痘痘怎麼吃?從飲食習慣幫助維持肌膚穩定

飲食與肌膚狀況息息相關,若你常在臉頰長痘痘,除了檢視生活作息、清潔保養之外,也可以從日常飲食著手調整。某些食材被廣泛認為有助於調節肌膚油水平衡、維持代謝正常運作,以下整理三大方向,幫助你從餐桌做起,養出穩定膚況。

攝取富含抗氧化營養素的蔬果,有助維持肌膚健康

建議選擇含有維生素A、C與植化素的天然食材,如胡蘿蔔、番茄、藍莓、菠菜、花椰菜等,這些食材可幫助人體對抗自由基,維持肌膚穩定狀態,對於經常臉頰長痘痘的人來說,是日常飲食中不容忽略的一環。

此外,攝取多樣蔬果也有助於提升腸道蠕動與代謝,有助於促進體內循環,讓肌膚維持清爽與透亮感。

補充Omega-3脂肪酸,幫助肌膚維持水油平衡

Omega-3脂肪酸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,能幫助肌膚維持油水平衡與屏障功能,推薦食材包括:鮭魚、亞麻籽、胡桃、鯖魚與奇亞籽等。

這類食材適量攝取,有助於維持肌膚防禦力,減少外在刺激可能造成的影響。若你經常臉頰泛油、出現粉刺痘痘,可以嘗試每週安排1-2次富含好脂肪的餐食,幫助肌膚調理穩定。

減少高糖、高油與乳製品攝取,避免加重肌膚負擔

高糖分、加工食品與過多乳製品,可能影響荷爾蒙波動與皮脂腺活性,建議臉頰長痘痘的人可適度減少以下食物攝取頻率:

  • 含糖手搖飲與甜點(如奶茶、蛋糕)
  • 油炸與速食類(如炸雞、薯條)
  • 高乳脂食物(如起司、冰淇淋、煉乳)

改以清淡天然食材為主,幫助肌膚減少多餘油脂與外來刺激,搭配充足水分攝取,更有助於代謝循環順暢。

💡小提醒:每個人體質不同,飲食調整應以均衡為原則。如有長期痘痘或敏感問題,建議諮詢皮膚專業人員,尋求適合個人的調理方式。

別再讓痘痘主導你的生活!立刻開始調理,找回自信的清爽素顏!

臉頰長痘痘不只是表面的問題,更是肌膚內部平衡的提醒。別再隨便亂試偏方,也別再忍受反覆長痘的困擾。愛仕美結合專業保養品臨床級非侵入療程,幫助你穩定膚況、減少困擾、提升肌膚健康力

調理從根本開始,打造穩定膚況不是夢。選對方式,讓你的肌膚回歸健康平衡,重拾素顏的安心與自信!

立即行動:來場韓式療癒儀式,放過疲憊的自己

你值得的放鬆,不需要出國也能實現。選擇微風信義的愛仕美 As Blanc韓國SPA,給自己一場真正的療癒體驗。
現在就透過官網IG 或 LINE (@781mcgqh) 預約,為你的肌膚與心情,注入全新能量!

 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11:00~21:30|週六日 11:00~22:00
門市地點微風信義3樓|捷運市政府站步行約3分鐘
熱門療程時光逆流定制課程、韓式水光肌、LFS V臉雕塑、外泌體修護
特色服務正宗韓式手技、細胞級保養、孕婦&婚禮特製課程
預約方式官網|IG:@asblanc_taiwan|LINE:@781mcgqh

延伸閱讀